當AI技術的態(tài)勢不斷上升,最先一批布局AI功能的學習機,卻正在“下沉”。
又到一年窗口期,暑假疊加“國補”熱潮,讓各大學習機品牌的競爭愈發(fā)激烈。在小區(qū)的電梯廣告里,或是家長的用戶群,都被AI學習機廣告“霸屏”。而在各大社交平臺和電商直播間,更是摻雜著不少“叫賣”聲和家長的詢問。
但,一個微妙的變化是,各大品牌的新機型,價格正在降低。曾幾何時,AI學習機“身價”不斷拔高,甚至一度破萬元。而如今,卻紛紛開始下探3000元以下的市場。
這背后與市場份額不無關系,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市場逐漸成為紅海一片,而下沉市場尚有利可圖。但想要在下沉市場挖掘AI學習機的新增量,也并非易事。畢竟,AI賦予學習機的光環(huán),正漸漸淡去。
撕掉高端“神器”的標簽
不久前,學而思召開新品發(fā)布會,推出了P、S、T三個系列學習機。其中,P4首次定價至2699元,配備50大AI學習工具,內容覆蓋從啟蒙到高三的全學段,提供同步到提升的全套學習資源,并集成學而思經(jīng)典的練習模塊。
5月10日,作業(yè)幫緊隨其后,發(fā)布了X50學習機和P、T、X、S各系列學習平板的煥新款新品。其中,作業(yè)幫在2024年12月的P30等機型,落在2000-3000元的價位區(qū)間,而T30和T35學習機則覆蓋3000元以上的中端市場。而AI能力同樣成為標配,比如“AI 智能拍練”和“AI啟發(fā)學”等功能。
頭部品牌正不斷釋放出行業(yè)的新信號:當學習機成為近年來教育產品和3C產品中最搶手的賽道之一,伴隨著競爭愈發(fā)激烈,頭部品牌不斷調整價格策略,試圖撕掉AI學習機高端“神器”的標簽,著力“性價比”。
學習機市場中的品牌價格主要分為三個區(qū)間:低價位(2000元以下)、中價位(2000元—6000元)和高價位(6000元以上)。
洛圖科技發(fā)布的《中國學習平板零售市場月度追蹤》顯示,2025年一季度,中國學習機平板線上市場的均價為3164.3元,同比、環(huán)比均有下滑。其中,中端價位段(2000-2999元)銷量占比達30.9%,同比增長13.8%;而高端市場(6000元以上)和低端市場(1000-1999元)為7.6%和11.8%,分別同比下滑10.1%和14.5%。
另據(jù)奧維睿沃(AVCRevo)數(shù)據(jù),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學習機的銷量正在向中端價格段聚集。2000元—3999元的產品在本季度獲得57.2%的市場份額,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價位段。其中,光是均價為2399元的作業(yè)幫的P30,就在第一季度整體銷量中占比 17.5%,成為市場上最熱銷的學習機單品。
而回想短短兩年前,學習機的價格可謂是一路走高,尤其是只要沾上“AI”價格便不會太低。根據(jù)洛圖科技(RUNTO)線上全平臺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到2023年6月,中國學習平板線上市場的零售均價達到3625元的峰值,相比2022年1月,漲幅竟達76.2%。并在之后大多數(shù)月份,長期保持在3000元以上的高位。
5000元以上的學習機基本涵蓋所有AI功能,而近萬元甚至上萬元的學習機也是比比皆是。比如:網(wǎng)易有道的小度青禾學習一體機零售價高達9999元……AI學習機X20的首發(fā)價為5999元起;學而思xPad2 Pro系列的起售價為6599元;以至于有不少家長在社交平臺發(fā)出質疑,“是智商稅嗎?”還引起了不少媒體討論。
如此來看,如今AI學習機的價格被“打下來”,更多是在順應市場趨勢——隨著賽道潛力被市場全面發(fā)掘,競爭愈加充分,從硬件產品力和教育內容的競爭開始延伸至價格維度。于是,盡管銷量一向樂觀,但各大學習機品牌的焦慮卻難以掩飾。
卷到最后,仍“吃灰”?
不可否認的是,學習機的勢頭難擋。俗話說“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窮不能窮教育”,家長們在教育產品上總是更舍得花錢。但當家長們咬著牙“買買買”,也忍不住心里犯嘀咕:AI學習機到底有沒有用?
為了讓家長們覺得“值”,各大學習機品牌也可謂是“卷生卷死”。
據(jù)新消費日報梳理,當前布局AI學習機賽道的廠商主要有三類:以步步高、小霸王為首的傳統(tǒng)學習機廠商;在AI技術方面有著強大研發(fā)能力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大廠,包括百度、科大訊飛、華為、網(wǎng)易等,以及以作業(yè)幫、學而思等為代表,擁有豐富教育資源的教育科技類公司。
從2019年初階AI功能出現(xiàn),到2022年大模型概念炒火,學習機與AI的“綁定”越來越深,從AI作業(yè)批改到學情診斷,從實時講解到1V1個性輔導……無一不向消費者展現(xiàn)著“AI能力”。
圖片來源:定焦One公眾號
而DeepSeek爆火出圈,則為AI學習機的競爭再添一把火。面對如此新風口,誰也不敢掉隊。2025年剛拉開序幕,高途、科大訊飛、猿輔導、學而思等多家教育及相關企業(yè)就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。
但即便如此,家長對AI學習機的態(tài)度始終有所質疑。
在黑貓投訴平臺上,有關“AI學習機一點也不智能”的投訴頗多。大多數(shù)問題集中在“虛假宣傳”,比如沒有AI一對一功能、AI作業(yè)診斷功能不好用、數(shù)學題講解不對等。其中有消費者提到,購買了學而思學習機s3,試用后出現(xiàn)頻繁卡頓、知識內容有誤、拍的題和講解的題不一致等問題。另有消費者投訴稱:我于2025年1月買的學而思學習機,孩子上學不經(jīng)常用,2025年6月暑假孩子使用預習課程,發(fā)現(xiàn)乘法口訣表里居然有錯誤,批改作業(yè)還出現(xiàn)識別不了、講解類型錯誤等問題。
也有不少消費者指出作業(yè)幫學習機的硬件問題。其中有消費者投訴稱:購買作業(yè)幫學習機剛收到貨,試用第三天,孩子今天跟著學習機里面的繪畫可成涂鴉畫畫,之后就有了明顯劃痕,這明顯是學習機屏幕質量問題。另有消費者則提到自己購買的學習機使用三個月后屏幕自爆。
于是,當不少家長被焦慮裹挾,寄希望于AI學習機,卻最終只收獲了一個“閑置”。據(jù)“功夫財經(jīng)”,行業(yè)內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約70%的學習機用戶月活躍次數(shù)不足3次,超過40%的設備在購買半年后處于完全閑置狀態(tài)。周圍大部分買過學習機的朋友都在吐槽,“買的時候說能精準提分,現(xiàn)在基本都在角落吃灰”。
如此來看,各大品牌的學習機AI功能愈發(fā)豐富和同質化,但五花八門的功能頁里,能被學生頻繁使用的,究竟有多少,還得打個問號。而如果學生“用不上”,各大學習機品牌“卷”得再瘋狂,也失去了意義。